和言阅读网 > 历史穿越 > 乱晋春秋 > 10 王权渐次迷人眼 毒后暗下杀子心


       却说赵王司马伦和心腹孙秀正在内堂密谈,司马伦一心想除掉贾后,总揽大权,他只想当一名权臣,不想孙秀却说道,有个机会,可让司马伦荣登大宝,这让司马伦着实是吃了一惊,皇帝之位,司马伦可是想都没敢想过!

       司马伦的嘴有些颤抖,看着孙秀许久,说道,

       “何为?但说无妨。”

       孙秀道,

       “如今的皇帝司马衷,是个痴呆,没有贾后,他守不住江山的,需要大王这样有才德的人来继承大统,天下方平,百业方兴。”

       司马伦舔了舔嘴唇,他内心对于权利的欲望,让孙秀全部给勾引了出来,司马伦说道,

       “你继续说。”

       孙秀两只眼睛仅仅地盯着司马伦,说道,

       “大王栖身于毒后,实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,挑唆太子和毒后的矛盾实乃反间计,小人这里还有一招计中计,驱狼吞虎之计!”

       司马伦急道,

       “你且与我细说!细说!”

       孙秀道,

       “上天有道,苍天有眼,这痴呆皇帝生了五个女儿,却只有司马遹这么一个儿子,这岂不是上天要把这大好江山送于大王吗!我们并不要急于扶太子上位,而是先怂恿毒后杀了太子,最好连太子的三个儿子全都诛杀,彻底断了皇帝这一脉,然后再以毒后枉杀太子之名,诛杀毒后,再最后……”

       “最后怎样!怎样!”司马伦急不可耐,想要把孙秀最后一句话说出来,其实这句话要说什么,司马伦心中早已明了,只是别人替自己说出来,要比自己想象中说出来,更让人兴奋得多!

       “最后,逼皇帝禅让,大王您登上九五!”

       司马伦听到最后一句话,瘫坐在椅子上,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,茫然地看着窗外的翠柳,心里是又惊,又喜,又怕……

       中宫。

       “娘娘,这是西域进贡的葡萄,请娘娘品尝。”

       偌大的凤榻之上,贾后玉体横陈,身子上只盖了件薄纱,小宫女恭敬地端上玉盘,里面静心摆置着已经洗净的大粒的黑色葡萄,此时贾后刚刚起榻,随手拿了一颗,放进了嘴里,不料,这葡萄竟然有核,这一口下去,崩得贾后牙口生疼,贾后大怒,道,

       “你这个贱下人,葡萄竟然不去核,拖下去,打死喂狗!”

       小宫女一听,慌忙打翻了玉盘,跪拜在地上,哭诉道,

       “娘娘,饶了小人吧,娘娘……”

       最终,贾后还是没有放过这个小宫女,可怜的小宫女,就这样以这种极端无道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如花一般的生命——这样的事情,几乎每天都在上演,自从贾后诛杀了四位辅政大臣之后,性格愈加乖张暴戾,不能自控,贾后正烦闷之间,忽然又一小宫女颤抖着身子,趋进宫来,道,

       “娘娘,赵王在殿外候着,给娘娘请安。”

       “司马伦?他怎么又来了?天天来,天天来,烦不烦!”

       贾后怒骂道,

       “这司马伦要是长得俊俏点也好,那一张老脸,看了隔夜饭都能吐出来,实在是烦人的很!你告诉他!就说本宫身体不适!今儿就不见了!”

       “诺!”

       片刻间,小宫女又回来了,道,

       “皇后娘娘,赵王跪在中宫门口,说您不让他给你道早礼,他就不起来!”

       贾后还未说话,中涓董猛低头走了进来,隔着纱帘,道,

       “娘娘,小的方才怎看见赵王跪在门口……”

       贾后忽而笑道,

       “这个赵王,天天早上给本宫道早礼,你说本宫又不是他娘,又不是他长辈,何必天天来,今儿本宫不想见他了,他就一直跪在门口。”

       董猛低声说道,

       “娘娘不可啊,那可是一镇藩王,怎能让他长跪中宫的门口,这让其他大臣看见了,必然生出闲话出来……”

       贾后噗嗤一笑,道,

       “说的也是,让赵王进来吧。”

       小黄门一声叫门,

       “皇后娘娘召见赵王!”

       片刻,司马伦低着脑袋,弓着腰,疾步趋进了内堂,一进来,倒头,便拜,大声道,

       “小王给皇后娘娘请安,祝皇后娘娘凤体金安!”

       “起来吧。”

       司马伦站起来,向下人使了个颜色,下人便端过来一个玉盘,房间里顿时充满了瓜果那弥散的香气,司马伦道,

       “娘娘,小王刚刚下了朝堂,便来给皇后娘娘请安,这是小王托人,从西域给娘娘带过来的具有奇异之香的瓜果,叫甘瓜,此果气味清新,引人入颐,常年食之,可滋补宫血,延年益寿。”

       贾后拉了拉裹在身上的薄纱,道,

       “哦?天下之中竟然还有如此奇异的东西?且呈上来与本宫一赏。”

       小宫女接过果盘,转过纱帘,跪在贾后面前,把果盘高高举起,贾后看此果已经被切得整整齐齐,外表通体草绿色,内白色,瓜瓤夹杂着黄白色的籽核,从瓜瓤处往外不断淌着甜水,散发着浓郁的,沁人心脾的香味,贾后拿了一块,正要入口,却见旁边的董猛轻轻摇了摇头,贾后顿了顿,然后把甘瓜放回到玉盘,道,

       “如此佳果,需待本宫沐浴之后再细细品尝。”

       司马伦恭敬答道,

       “一切尊皇后娘娘的安排。”

       二人还未搭话,侍中贾谧来不及等待通报,便急急火火地冲了进来,大声道,

       “娘娘!娘娘!太子他……”

       贾谧忽然看见司马伦也站在旁边,即将要出口的话,也硬生生地吞进了肚子里,司马伦对着贾后拱手作揖道,

       “娘娘要谈国事,小王不便打扰,小王退下了。”

       司马伦转身欲走,走到门口处,忽而听见贾后轻声言道,

       “贾谧,赵王他不是外人,有什么话就说了好了。”

       贾谧顿了顿,然后才说道,

       “皇后,方才在朝堂之上,太子上奏,说要掌管刑律,要查郊外男子无故失踪一事!此时恐涉及……”

       贾谧说道此处,董猛猛地咳嗽了两声,贾谧又不说话了,贾后顿了顿,说道,

       “太子如今已经成年,想要为国家分忧,乃是朝廷社稷之福,百姓江山之幸,这是好事,怎道不好?”

       贾谧一时语塞,不知怎地才好,气氛骤然十分冷峻,不料,司马伦两只贼眼睛一转,计上心头,疾步到堂下,二话不说,跪在地上,拜服道,

       “皇后娘娘,小王有事要奏!”

       贾后道,

       “赵王起身再奏,都是一家人,不必如此。”

       司马伦依旧不起,道,

       “请让小王把话说完,小王再起!”

       贾后无奈道,

       “那赵王你先说吧。”

       司马伦道,

       “娘娘,自小王入京以来,皇帝便是大病不起,说句大不敬的话,娘娘可能想过,万一皇帝突然仙去,娘娘该当如何?”

       贾后佯怒道,

       “赵王,你此话何意!惠帝正值壮年,怎会突然仙去!”

       司马伦依旧是跪拜在贾后堂下,道,

       “万一皇帝仙去,那么太子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继位,太子司马遹从小聪慧异于常人,成人之后又是添了三分狡黠,若是太子继位,恐对皇后娘娘不利啊!他,可不是司马衷啊!”

       众人大惊,贾后,贾谧,董猛皆是默然不语,此事虽各人心知肚明,但是这话,让司马伦说的如此直接,如此通透,还是让其他三人心里一惊。

       沉默许久,贾后说道,

       “算起来,赵王是当今太子的曾祖叔,本宫却是外人,赵王怎会帮着本宫说话?”

       司马伦听闻此言,忽然站了起来,一脸的大义凛然道,

       “想那杨骏乱政之时,我司马家的江山有倒悬之难,累卵之危,正是皇后力挽狂澜,诛杀了杨骏,后来那司马亮也想走杨骏的老路,司马玮更是妄想谋朝篡逆,也是多亏我大晋王朝的贾皇后,再度出手,诛杀了乱臣贼子司马亮和司马玮,以保世道太平,以安天下民心,如今这天下,可以没有我司马伦,可以没有太子,甚至可以没有皇帝,但是万万不能没有皇后啊!”

       贾皇后噗嗤一声,笑出生来,心中暗道,

       “这个司马伦,真是比贾谧董猛还能灌迷魂汤。”

       心里这么想的,但是脸上的表情却甚是欢喜,道,

       “赵王且先退下,此时容以后再议。”

       司马伦却是不走,又跪拜在地上,道,

       “皇后,小王还有一事,万求皇后答应。”

       贾后道,

       “何事?”

       司马伦道,

       “自小王入京以来,一直是闲赋在家,无事可做,心神俱疲,想来,小王也是受朝廷所分封的赵王,如此白吃国家空禄,小王实在是于心不安,朝野内外也是对小王议论纷纷,小王实在是遭受不住,万请贾后给小王安排个闲差,有些事做,也好打发些无聊时间。”

       贾后沉默一阵,然后娇滴滴说道,

       “这好办,听说赵王通晓百家,博知古今,如果赵王实在是在家坐不住,倒不如去番书院,主持修晋书吧。”

       司马伦心中暗道,

       “这个毒妇,竟然给了老夫修书的闲差!老夫哪有的闲功夫去给你修书!待到老夫诛你之后,定将你写的如猪狗一般不堪,受万世后人唾骂!”

       司马伦心中暗骂,但是面上依旧大喜而退。

       司马伦走后,贾谧近言道,

       “这个赵王,怎么……”

       “无用之人,就去干些无用之事,”

       贾后随口搭着贾谧的话头,眼睛却瞥向旁边的董猛,说道,

       “这个赵王,平时都干些什么?”

       董猛答道,

       “也无什么要紧的事情,闲是真闲,偶尔也会去几位大臣的府中走动走动。”

       “哦?跟大臣还有接触?都有谁?”

       董猛继续答道,

       “前些日子大夫张华六十六岁大寿,全朝的官员只有裴頠和司马伦去了,这个张华,对皇后口出不敬之言,那赵王当时就被吓得跪在地上求张华不要再说了,皇后,这个张华也太放肆了!”

       贾后却是轻轻摇头,让宫女伺候好衣衫,说道,

       “当年本宫请张华出仕的时候,与张华约法三章,只要不涉及到兵权,中宫和皇家之事,他张华就不过问,虽然张华是放肆了一点,但是确实是治世之能臣,本宫还要用他稳住朝政,只要张华他不大肆作恶本宫,私底下说什么,就让他说吧。”

       “诺,”

       董猛继续说道,

       “还有尚书令王衍,这个王衍,在酒窖之中大骂皇后娘娘乱政,赵王严厉斥责了王衍。”

       “哦?想不到王衍平日里对本宫恭恭敬敬的,私底下竟然如此不堪,董猛,你马上派人给我诛了王衍三族!”

       听闻贾后言语,堂下的贾谧倒是急了,疾步走上前,道,

       “皇后娘娘,万万不可!”

       贾后轻笑着看着贾谧,但是这个笑,却让贾谧十分害怕,贾后说道,

       “本宫倒是忘了,侍中还要娶王衍的女儿为妻。”

       贾谧说道,

       “下官说不可,确不是为下官自己考虑,皇后娘娘您近些年诛杀大臣过盛,朝中流言四起,对娘娘极为不利,望请娘娘以将来为考虑,以宽容为怀,这样朝廷方平,江山方稳……”

       “行了行了……”

       贾后打断了贾谧,道,

       “别给我念叨你那些小心思了,本宫要是杀了你的小心肝,你还不恨死本宫了?今儿看在你的面子上,我不动王衍,但是你也要去敲打敲打你老丈人,让他别给本宫胡说八道,如若有下次,定诛不饶!”

       贾谧欢喜道,

       “谢娘娘圣恩!”

       贾后扭头看着董猛,收起了脸上的戏谑之情,道,

       “最近,这赵王,与太子是否走往亲密?”

       董猛恭敬答道,

       “在赵王入京的第一天,赵王就拜见了太子,二人于内堂之中细言许久,细作就贴在窗外,不过听细作来报,二人聊得,都是些书法家常,并无什么要紧的事情。”

       听到此言,贾后轻轻点了点头,道,

       “太子最近与何人走动亲密?”

       董猛答道,

       “最近太子并未跟谁太过亲密,也从未去过朝廷大臣的府上。”

       “这就奇怪了?”

       贾后微微皱起了眉头,道,

       “这太子,怎会想起管这官吏之事?”

       贾谧上前进言道,

       “娘娘,据下官猜测,有可能……”

       “说,赦你无罪。”

       “谢娘娘!”

       贾谧皱着眉头,继续说道,

       “据下官的猜测,这太子,极有可能是是听信了市井的流言蜚语,想要用这件事……”

       说到要紧处,贾谧又不敢说话了,贾后催促道,

       “说,继续说!”

       “是娘娘,这皇帝最近大病不愈,太子极有可能是想捅开这件事,逼娘娘逊位!”

       出人意料的,贾后的脸上却没有任何愤怒的表情,不出所料的,贾谧也想到了,这等事情,连他都想得出来,诡计多端的贾后,又怎能想不出来,贾后站了起来,走到盆景处,思索良久,忽然伸出手把一花枝折断,口中似是自言自语道,

       “好啊,好啊,本宫还没想着跟他下手,他却已经想着怎么对付本宫了!”

       贾后的这股阴冷毒辣的气息,让贾谧和身边的董猛不寒而栗……

       却说这赵王司马伦,自中宫而出,坐上肩驾正准备回家,不想半路,却看见一位朝中大臣,没有做肩驾,正沿街缓缓步行,司马伦把头探了出去,定睛一看,原是积弩将军孟观,此时孟观低着头,面相郁郁寡欢,心里像是藏着十万心事一般,司马伦轻轻捋着花白的胡须,贼眼睛一转,计上心头,连忙喊住了轿夫,下了肩驾,迎面撞上孟观,司马伦满脸春风,笑道,

       “哎呀,孟观将军怎会在此?”

       究竟这司马伦想出何种毒计,如何蛊惑孟观,各位看官稍慢,且看老生下回分解——孟观中计离京都赵王揽下禁卫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