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21 guns》一经发布,很快就在全世界多地的权威排行榜上排进了前三名,在全世界所有的英语国家,都取得了非常傲人的成绩。
       即便是在华夏、日韩,也都成了排行榜前五名。
       李牧又利用自己的宣传渠道,在全球范围内宣传推广这首主题曲,利用这首歌,和电影互相提升影响力。
       为了让这首歌更好的为电影服务,李牧让yytunes将这首歌的版权完全免费开放给了所有的电台、电视台,并且在yytunes上,面对全球用户,提供免费的试听和下载。
       目前,唱片行业还算是比较不错,没沦落到后世那种几乎完全被数字音乐取代的局面,很少有歌曲会选择所有渠道免费,尤其是提供给普通用户试听和下载。
       在版权意识比较健全的发达国家,想要把一首歌私人存储下来,并且随时可以听的唯二办法就是买专辑,或者在线上平台直接购买数字专辑,除此之外,几乎别无他法。
       正因为这样,所以歌手发片的时候,也都非常善于排兵布阵。
       比如,一张专辑,真正的主打歌往往只有一两首,就算同时期歌手有好几首非常棒的歌曲,他也不会考虑发在同一张专辑内,因为用户往往都是为了一两首歌而选择购买专辑的。
       能像早期周杰轮的专辑那样,保证大多数歌曲都很高质量的歌手极少。
       往往他们只需要一两首主打歌,搭配一些听过就忘的口水歌,就能够出一张专辑,然后利用主打歌的影响力,迅速圈钱,然后再用一两首主打歌配几首口水歌,出第二张专辑、再圈一波钱。
       《21 guns》现在全球影响力不断飙升,如果在yytunes对用户提供付费下载的选项,至少也能赚个几百万美元,但是李牧还是决定走免费路线。
       完全免费,和只收一分钱都有着天壤之别,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,免费都能吸引到最多的用户。
       歌曲上线短短几天之后,在北美多个榜单便冲到了榜首,欧洲在英国也冲到了亚军的位置,势头格外强劲。
       和这首歌一样备受瞩目的,还有这首歌的演唱者,年龄不满二十岁的杜薇。
       虽说靠一首歌就想在海外成为一线歌手,多少有些不现实,但这首歌明显已经让杜薇在海外市场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。
       李牧觉得,等这部电影上映之后,杜薇的知名度肯定还会更高,到时候就趁热打铁,再给她发行几首经典英文单曲,让她巩固自己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。
       无论歌星还是影星,只有持续不断有好的作品问世,才能够在保证自己的知名度、影响力不下降的基础上,持续增长,可一旦失去了好作品的支撑,再有名气的明星,也会因为失去上升的动力而开始下降。
       李牧早已经给杜薇规划好了后续的歌曲路线,整体就紧盯着后世欧美爆红的三位大满贯女歌手,adeleadkins、taylorsance》、《the cure》。
       这些歌曲几乎随便一首拿出来,都具备单挑全球各地音乐排行榜冠军的潜力,寻常歌手能出一首这样的神级单曲,基本上就已经可以跻身一线,能有三五首的,基本上能把所有音乐方面的奖项拿一个大满贯、跻身世界超一流歌手。
       杜薇本身就是学音乐出身,而且嗓音条件极好,有这样的条件,只要有好歌,就一定能火得起来,如果有爆款歌曲,几乎可以在全世界屠榜。
       想到这里,李牧脑子里忽然闪现出一首歌,中文翻译比较贴切的就是《以火焚雨》。
       这首歌的曲调磅礴悲壮,而且歌词整体描述的是一场以失败告终的恋情。
       歌词中有很多非常痴情的歌词,例如闭上眼睛,感觉你永远和我在一起,我以火焚雨,把我们全部丢入火中,随着雨的坠落,有些事亦悄然逝去,因为我知道这是最后的时刻,这是最后的时刻!我以火焚雨,我看着它在我触摸你脸颊的时候倾盆而下,好吧,当它燃起来的时候我在哭……
       李牧觉得,这首歌可以用来做电影的第二阶段宣传曲,歌词只要稍加修改,就能把歌词改成爱人之间的永别,同样是以火焚雨,但不是把爱情丢在雨中,或者丢进火里,而是寓意着飞行员在空中慷慨殉国时,爱他的姑娘内心中的绝望与痛苦。
       只要稍做改动,就特别符合《飞虎队》里,刘晔殉国时,安妮海瑟薇的心情。
       这首歌本身就是一首流行度极高的歌曲,各方面比《21 guns》还要高一个层次,所以,如果拿来做上映前的最后冲刺,这首歌一定能够大火,同时还能将电影的宣传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
       李牧想到就做,他立刻按照回忆,然后对歌词进行了相应的调整。
       把歌词中的“我以火焚雨”改成“你以火焚雨”,这样就意味着从女性歌者的视角,看着男主在空中爆炸起火、以身殉国时的情形。
       这首歌的大概寓意就是,男主与女主相互爱慕,但因为男主慷慨赴国难,最终牺牲在长空战场,女主也只能陷入无尽痛苦之中。
       但是,李牧没有把赴国难、牺牲描述的非常直白,而是用“你飞入空中、你以火焚雨”这样的词句来隐晦的传递这样的思想。
       当这首歌和这部电影结合在一起的时候,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男主架机升空作战,最终血洒长空的画面;
       当这首歌单独拿出来听的时候,也可以理解为男人为了自由,或者为了其他追求而离开了女主、留下女主一个人痛苦万分,这样又比较符合一首情歌的路数。
       反正天下间的情歌,其核心点无非就是那么几个:我们相爱,我爱你但你不爱我,你爱我但我不爱你,我爱你但你不知道。
       当然,如果非要走骚操作,搞一个“我爱你但我也爱他”之类的核心,那基本上是要被骂三观不正的。
       所以,只要是围绕着这四个基本核心点写情歌,从立意的角度看,都能斩获大量的受众,而这首歌刚好又可以切入我爱你,但你不爱我的这个点,可以说一语双关,非常完美。
       搞定歌词,李牧立刻联系国内最好的音乐制作人团队,准备开始对这首歌进行编曲。
       这次李牧邀请的,全部都是国内顶尖的音乐人,其中许多人甚至不是同一家唱片公司,但因为李牧在娱乐圈超然的地位,大家还是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,跑到燕京找他报到。
       斯皮尔伯格给演员们定了一个路演的阵容分配。
       亚洲国家,比如华夏、日韩,由汤姆汉克斯带着刘晔以及安妮海瑟薇来负责,而西方国家,则由莱昂纳多搭配杜薇来负责。
       这么安排的原因,一方面是因为刘晔、安妮海瑟薇;莱昂纳多和杜薇本身就是电影中的准情侣以及情侣,所以这种组合对观众来说更有吸引力。
       至于为什么是杜薇去欧美,安妮海瑟薇来亚洲,主要是为两个女孩子考虑,现在杜薇需要打开西方市场,而安妮海瑟薇也需要打开东方市场,所以两人相互交换是最合适的。
       至于刘晔,他现在还属于新人,在华夏大陆都还没有多高的名气,又不像杜薇已经有了一首《21 guns》做铺垫,现在去西方宣传,肯定彻头彻尾的当一个路人,所以不如在华夏,以及日韩先踏实经营,毕竟他的颜值在东亚还是比较能打的,更重要的是确实有一点硬汉的味道,好好抓住路演的机会,应该能提升不少知名度。
       按照约定,杜薇很快就要启程赴美,先从美国开始,在美国几个大城市做大概十场路演之后,紧接着再直奔欧洲,在英法德意这四个国家还有十场左右的路演,一路跑下来,基本上电影就该上映了。
       所以,李牧想在杜薇走之前,先把这首歌录出来。
       哪怕是编曲后面还有调整,但只要确定这首歌的整体基调,以及演唱风格、速度、力度等关键环节,让杜薇把唱录完,剩下的编曲团队还可以继续做精细化修改,然后来适配杜薇录好的演唱音轨。
       这种套路在唱片录制的过程很常见,就等于是先让模特把身材比例以及尺寸全部定下来,然后把衣服的制作交给一帮有经验的设计师和裁缝,等他们把衣服做好,再把衣服穿起来。
       杜薇没想到李牧在自己即将赴美路演之前,竟然还能写出一首歌来,慌忙推掉走之前的所有安排,跟着李牧一起,一头扎进了录音棚里。
       对她来说,她最喜欢的就是和李牧一起录歌的过程,因为在这个过程中,李牧几乎会一直跟她在一起,不但会很尽心尽责的跟她讲述歌曲需要的感觉和重点,还会一直在录音室外面、隔着隔音玻璃不停的给她加油鼓劲。
       对情窦初开的杜薇来说,如果录音的时候,能看到李牧在外面,她几乎可以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,因为她心底最不愿让李牧失望,甚至,一心想着让李牧能以自己为荣本身就是一首极其优质的歌曲,即便杜薇的嗓音条件,达不到adele那么高的水准,但也有足够的实力让这首歌达到原曲的90%左右。
       录音棚里的这些音乐领域的大佬们,在第一次听到这首歌,并且得知这首歌竟然是李牧所“作”的时候,一个个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。
       有的时候,天赋这个东西确实会让很多从事艺术行业的人感叹不已。
       欧美有人能在20多岁的时候就自己创作了好几张专辑,专辑最高销量几千万,累积破亿并且多次拿到格莱美,例如adele;
       东亚也有人能够在20多岁的时候就把亚洲音乐的奖项拿到手软,唱片销量稳居百万以上,例如周杰伦。
       但有的人矜矜业业的干了一辈子,歌没少写、专辑没少出,但就是一个大奖都拿不到,甚至专辑销量也很难突破十万张。
       而李牧主业是亿万富翁,业余爱好抱着把吉他,竟然就能写出这种让专业人士顶礼膜拜的歌曲,实在是让人震惊的同时又无比汗颜。
       同时,这些国内音乐圈的大佬们,也无比羡慕杜薇。
       在华夏歌坛这个革新速度较慢的地方,有一首好歌就能火好几年,甚至十好几年、好几十年。
       而杜薇出道没多久,每一首歌都堪称经典。
       她到现在就唱过一首粤语歌,《下一站天后》,这么长时间过去了,这首歌还在香港流行音乐排行榜的前五。
       现在,《21 guns》在欧美多个国家和地区夺冠。
       这个真的是华语歌手史无前例的高度。
       就算是coco李文,也没有在排行榜上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。
       光是这几首歌,就够杜薇吃很久了。
       甚至还有一个反面案例,台湾省有一个嗓音条件很好的歌手,名叫林志玄,这哥们在两岸三地都很有名,但真正的好歌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。
       为什么这么惨?没好资源。
       要是林西、伍乐成、黄沾这样的华语乐坛大佬给他写几首好歌,他在乐坛的高度还能再上升不少。
       所以,由此可见,歌手只要有好歌,就不愁火不起来。
       与林志玄相比,还有一个与他相反的教材,当年赵川的外在条件那么差,但有李棕盛在后面源源不断的用好歌喂养,也曾经火遍大江南北,说起真正的好歌,甩林志玄好几条街;
       更不用提张学有、陈义迅、王妃这种好歌资源多到爆的歌手了,简直可以做到十年二十年如一日的大火。
       但是,这种火,说到底只能覆盖华语市场,以及少部分亚洲海外市场,要说真正意义上覆盖欧美市场,几乎是不存在的。
       欧美流行乐对整个亚洲、甚至整个世界都形成了碾压般的优势,再加上天生的语言障碍,其他几个大洲的音乐都很难真正渗透到欧美。
       但是杜薇,只用一首歌,就打进了欧美市场。
       这边《21 guns》的热度还丝毫没有减退,杜薇就又拿到了一首神级歌曲,如果再搭配《飞虎队》这部电影做宣传,怕是《21 guns》会被这首歌挤下冠军位子。
       如果没有这部电影,没有李牧在背后的推波助澜,没有这两首歌,资源再好的华语歌手,也不可能在欧美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。
       说到底,这两首好歌的资源,才是最关键的。
       杜薇自己也被这首歌惊艳到。
       她甚至觉得,这是李牧给自己的歌曲中,最好的一首。
       曲式动听、气势磅礴,完全脱离了大部分流行音乐程式化的和弦套路,可以说是惊世骇俗!
       于是,她在录音棚里,为了唱好这首歌,也拼尽了自己的全部潜力。
       当杜薇第一次完整唱下这首歌的时候,包括李牧在内的所有人都彻底被她所震撼。
       能达到adele的90%,就已经足够惊世骇俗了,毕竟流行乐坛那么多年,也只出了一个adele。
       杜薇唱完之后,从录音棚里出来,外面这么多老师、工作人员,但她的眼里只有李牧,径直走到李牧面前,紧张的问:“李牧哥哥,我刚才唱的,还行吗?”
       李牧不由挑起大拇指:“非常棒!不愧是专业出身的,唱功无可挑剔!”
       不是李牧可以夸赞她,而是她真的非常棒!
       华语乐坛从流行化开始之后,就陷入了一个怪圈。
       越红的歌手,越不是科班出身;越是科班出身的,就越不红。
       甚至很多演员随便玩票的唱两句,在各大排行榜上都能把专业科班出身的歌手甩到脑后。
       李牧也分析过这个原因,感觉应该是科班出身的人,更有几分傲气,一不愿意为市场妥协太多,二不愿意为资源妥协太多。
       为市场妥协,就去唱口水歌,一首《老鼠爱大米》,能火出华语音乐的珠穆朗玛峰;
       为资源妥协,就去傍金主,哪怕唱一首别人都记不起名字的歌,也能拿大满贯,也能得到巨大的曝光;
       但科班出身的,真正用几年甚至十几年学过音乐、热爱音乐的这帮人,大部分都尊重音乐,所以不愿意为了名利,过分践踏音乐本身,最后也就很难大火起来。
       杜薇就是一个科班出身的优秀歌手,但李牧上辈子根本就没听说过华语乐坛有这么一号人物。
       大概率是杜薇大学毕业之后,就根本没进过这个圈。
       杜薇听到李牧的夸赞,心里格外开心,眨着眼笑道:“我休息一会儿,待会再来一遍,看看能不能唱的更好。”
       李牧点了点头,说:“你发挥的这么稳定,今天才第二天,我看这首歌今天也就全录下来了。”
       杜薇说:“还要谢谢你把这么好的歌给我唱,真的做梦也没想过,能有机会唱这么大气的歌曲。”
       李牧问她:“那你的意思是,我之前给你的歌都不够大气了?”
       杜薇吐吐舌头,急忙解释:“不是不够大气,是没这一首这么出奇的大气。”
       “出奇的大气……”李牧不由笑道:“今天又学了一个新的修辞手法。”
       杜薇双手的食指往下扒了扒眼皮,做了一个鬼脸,随后才道:“那我换个修辞手法吧,我觉得,这首歌已经是流行歌曲序列,大气中的珠穆朗玛峰了。”
       李牧微微一笑,说:“珠穆朗玛峰肯定是比不上。”
       说着,李牧又道:“对了,我还有一首歌,你要不要试试看?”
       杜薇惊讶的问:“现在?”
       “对。”李牧说:“我拿吉他过来,唱给你听听。”
       说着,李牧找录音棚的吉他手,要了一把原声吉他。
       随后,他抱起吉他,用硬质拨片刮弦,再加上手掌微微制音,一下一下,弹出了一个最简单,也最经典的前奏。
       这首歌,就是adele绝对的珠穆朗玛级歌曲《rollingthe deep》。
       往后推十年,全球至少有一大半的人听过这首歌。
       以这首歌为主打的那张专辑,在全球卖了3200万张,是21世纪销量最高的录音师专辑;
       而这首歌,在全世界各地的音乐榜单蝉联数周冠军,甚至拿到多个年度冠军。
       这首歌不只是adele自己的珠穆朗玛峰,也是21世纪流行音乐里的珠穆朗玛峰。
       李牧的嗓音比较低沉,所以唱这首歌的时候,没有adele那种气场,但旋律却传达的十分精准。
       当他唱响这首歌的时候,现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他的嗓音,和他抱着的吉他所吸引。
       第一段,杜薇就已经完全沉了进去。
       几位大佬也有些迷,什么状况,这首歌好像很厉害的样子。
       继续听。
       第二段,嗯,越听越有感觉,真牛比啊。
       然后忽然进了副歌。
       炸裂感瞬间暴涨数倍,甚至数十倍。
       “we could have hadall,rollingthe deep……”
       担任许多天王天后专辑制作的张雅东一把拉过吉他手李彦亮,半个身体靠在他身上,嘴里低声说:“亮子,让我靠一下,这首歌有点上头……”
       李彦亮不敢说是国内技术最好的吉他手,但绝对是最好的录音吉他手,仔细看国内一线歌手的专辑、演唱会现场,主音吉他手基本都是他。
       这位老炮此时一边揉着太阳穴,一边说:“你才有点上头?我他妈都快酒精中毒了……”
       李牧没把这首歌完全唱完,只是主歌副歌各唱了一遍,便放下吉他,问杜薇:“你觉得怎么样?”
       杜薇眼睛里满是崇拜,看着他一眨不眨的说:“我觉得太棒了……简直是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……”
       外面的李彦亮对张雅东说:“雅东,这歌也太他妈牛逼了,就一把吉他,出来的感觉怎么能这么牛?我上次给一个女歌手录专辑,光吉他手就四个,管乐手四个、弦乐手八个,打击乐手三个,你知道都有谁吗?刘晓松老师、末吉觉老师、还有一个定居燕京的非洲鼓手,那阵容真是牛逼坏了,可效果真是不敢恭维,再加上歌一般、那个歌手唱的一般,给我的感觉简直不伦不类,再看看人家这个,真的是一个人能顶一支部队啊……”
       张雅东拍拍他,眼中也满是羡慕的说:“这就是天赋,没办法……”
       李彦亮说:“这首歌要是再细化点编曲,换杜薇的嗓子,绝对炸了!进了副歌那段,录音棚都能掀翻!”
       张雅东认真的说:“记住这一刻吧亮子,这首歌估计就是咱俩职业生涯的最巅峰时刻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