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然问自己想要什么,吃穿她如今不缺了。

       想来想去,她说:“若有适合我的书籍,就劳烦景修哥哥帮忙稍带几本。”

       “回头,我拿钱照付。”她并不想白拿。

       “好!”这声好回答的十分简单干脆。

       说不准一个字的意思里,包含的是说买书好,还是先买后付钱好。

       到了第二天一早,曹景修和曹五、曹大老爷一起启程了。

       常喜的生活里,匆匆来了一个人,又匆匆走了一个人。

       从今天起,她身后的座位空空荡荡。

       但是她的身边,多了一位小娇娘,王春燕。

       这小妮子非要和她坐起来,常喜自然由着她。

       不过这样的情况,只持续了一天。

       王春燕第二天主动提出换座位,和常乐他们坐一起去了。

       常乐课间的时候,调皮的眨眨眼找春燕闲聊。

       “你咋不跟我三姐坐了?你们女孩子坐在一起不是挺好的吗?”

       才第二天上学,王春燕就倍受打击,听了这话,露出凄凄惨惨的表情。

       “哎,真要是这样就好了!”

       “你三姐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?”

       常乐狐疑:“你怎么这样说话?”他心里有点不乐意:“她可是你的好朋友。”

       “对啊,就因为我们是好姐妹,我才说她受刺激了嘛!”

       王春燕找到了诉苦的对象,话匣子一打开,就没完没了的说。

       “上课的时候,我听不懂老夫子说什么,感觉一个人好闷啊,找她聊天吧,她不理我。”

       “我娘怕我在村学饿肚子,给我准备了饭团,我好心拿给她一起吃,结果她还是不理我。”

       常乐听罢,一副我早就习以为常的样子。

       “我三姐读书可认真了,就因为有她在,我们三兄弟才要发奋图强,不被三姐甩得太远。”

       王春燕不以为意:“女孩子要读书好有什么用?难不成她要当女状元呀?”

       说完,她自己觉得是个有趣的笑话,咯咯的捧腹笑了一会儿,然后拉着常乐继续说。

       “她上课不理我就算了,在课间我发现她会写写画画,我问那是什么,她说叫做笔记。”

       “读书,不就是会看会背吗?而且书上已经有内容了,为何要单独摘出来做笔记?”

       这点她看不懂,常乐也不明白。

       此时旁边的常喜,就像听不见隔壁桌在吐槽自己似得。

       沉下一颗心,在写一些读《弟子规》的个人领悟。

       这些感触都是稍纵即逝的,如果不拿笔记录下来,这些想法就很难再想起来了。

       做笔记是常喜从小就养成的习惯,她就当是练字,所以不会觉得烦。

       王春燕托腮,哎哎了好几声。

       还以为她会哎个不停,结果声音戛然而止了。

       夫子悄然走进来,在一片喧哗打闹的声音中,放轻了脚步走到常喜身旁。

       她此时的毛笔字,不能说得体,但比狗爬好一点。

       夫子认真的看了她自制笔记本上的内容。对这位小姑娘,又多了一丝欣赏。

       别人学了,就放下书本,可她学了,还会拿起来温故知新,记录自己所思。

       且不去评价她的想法是否幼稚,是否不符合适宜,但看得出来,她真的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在学。

       想当年自己在她这个年纪,还没有她这般的定力,这小姑娘以后必成大事。

       夫子如是想,并没有打搅。

       直到常喜重新抬头,他才开始今日的课程。

       《弟子规》一共也只有千字出头,有了三字经打头阵,他们很快就学完了,并且常喜是第一个站起来背诵的人。

       常家兄妹没来之前,整个村学毛蛋算比较有天赋的孩子,他背书无需让人操心,但和常喜相比,还是常喜略胜一筹。

       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太出众的缘故,等她背诵完,不等夫子点名,毛蛋噌的站起来背。

       其实他早学过了,眼见着常喜都快赶上他们的进度了,毛蛋被激发了斗志。

       本以为被自己狠狠甩在身后的人,忽然要赶上自己了,他也意识到了危机感。

       夫子要教常喜他们《千字文》了,毛蛋等人刚学完,正在学《千家诗》。

       也就是说,常喜和他们的进度,只有一本《千字文》的距离了。

       毛蛋在意,起码是有他上进心,或者说是羞耻心。

       其他人,如菜头这般的小孩,还一个个的躲,当缩头乌龟,生怕夫子点他们起来背诵以前学过的知识。

       越怕什么越来什么,下一个人轮到了菜头。

       不情不愿的站起来,磕磕巴巴的背两句,他就支支吾吾不说话了。

       夫子是过来人,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了。

       孩子不聪明吗?

       不是!

       不过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,整天净想着玩去了,若不是村学玩伴多,只怕也不愿意按点来。

       夫子哀叹一声,看着他们这帮人直摇头。

       常喜接收到夫子视线的时候,他也在对自己摇头。

       她心里清楚,那不是否定,而是惋惜。

       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不公平,因为她是女儿身,所以她不能做,男人们做的事。

       不知从那一刻开始,夫子在教授常家兄妹的时候,明显被教其他小孩用心多了。

       以前毛蛋学习就是读一遍,跟读一遍,然后让你背诵下来。

       轮到常喜他们,有常喜带头做示范,一个个有不懂的就举手提问,夫子会乐见其成的回答。

       回答到有趣处,还会引申一些其他知识。

       常喜不会因为讲课讲偏了就不耐烦,她仍然觉得有趣,这是后世课本里不会描述的场景。

       这样的区别对待,令毛蛋心情很不好。

       常喜注意到菜头叫毛蛋一起玩,他不搭理人家。

       自己找毛蛋说话,他跟自己吹胡子瞪眼睛。

       好像村学里面的每一个人,都得罪了他。

       常喜把他叫到泡桐树下谈心。

       “对我有意见?”她嘴角噙着一丝笑,用的疑问句,心里却有肯定的答案。

       毛蛋气鼓鼓的错开视线:“没有。”

       “呵,口是心非,谁教你的?”

       常喜吃的盐,比他吃过的米都多,还能看不出来他的小表情?

       毛蛋果然委屈巴巴的控诉起来:“常喜,自从你来了以后,我感觉村学变了一个样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