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大红的尸身还是被带走了,按照衙役的话来说,要在没有腐烂之前,采集一些证据,等弄好了,就再还回来下葬。

       其余的事情,有村长在,常喜并没有凑上前参合,她和哥哥,小弟,悄悄的退到一边去。

       衙役等人离开,老宅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。

       常三石和文芙蓉空腹了好几天,面容憔悴不说,还体力不支。

       四兄妹把人扶回家,亲自下厨煮了白米粥。

       好说歹说,才哄着他们喝了半碗,算是续命。

       直到王大红正式下葬立碑,秦氏母子依然音信全无,连衙门都找不到的人,真不知道去到哪里了。

       现在全村的人,都在津津乐道此事。

       而常三石一家,在村里的地位也水涨船高。

       这不完全是因为他们家如今发达了,还有一层原因是他们家做事地道,能对王大红不计前嫌。

       与这样的人家为善,大家也觉得以后能图点好。

       眼见着常村长已经村里接二连三的事情,弄得心力交瘁。

       有人私下都在说,常村长年纪大了,开始商量下一届的村长人选。

       这一切,常喜家还不甚清楚。

       因为平复了几天情绪,常三石也在常喜的温暖下,渐渐地冷静,走出了那点童年的伤痛。

       现在他们家,正低调的操持常平的婚事。

       有文袁氏当中间人牵线,常平和袁小叶姑娘,互相交换了庚帖和订亲信物。

       此事两家协商过,并没有刻意声张,连宴席都没有摆。

       给聘礼的时候全部出银子,至于首饰、衣料、喜被这些,到成亲之前再给就是了。

       文芙蓉觉得袁家人是通情达理的,对他们家印象比较好。

       时间一晃就到了冬天。

       这日,是太行村迎来的第一场雪。

       雪花洋洋洒洒的从天上飘落,花瓣晶莹剔透,落在地上自然融化,今年的气候冷的出奇。

       常家的二进院抢在年前盖好,现下已经收工了。

       这会儿就差等家具打磨好,今年是不可能搬迁了,四兄妹窝在小书房里面练字。

       还以为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的渡过,秋闱科举的成绩,终于迟迟的从聊城送到了石头镇。

       常村长格外打听过,石鼓书院的学生只有黄鹤考中秀才,然无人提起常金贵的名字。

       本来志得意满,爱自称常金贵兄弟,曾经为他打抱不平的人,眼下抖不起来了。

       要说现在太行村内,还关心常金贵的,当属常村长了。毕竟一个村能出一个秀才,那绝对是活招牌。

       更何况常氏一族,香火延续到现在,还是一族的泥腿子,只要有一个人考取功名,他们常氏族人,也可以跟着鸡犬升天。

       在外行走时,也可以说自家是有门楣的人。

       功名能带来的,绝对是数不清的好事。

       常喜每天都能看见表叔公,像是得了失心疯一样,殷勤的一遍一遍往镇上跑。

       无论他跑多少次,结果都不会改变。

       常喜不会多管闲事去劝,淡淡的扫一眼,便收回视线,继续做自己的事儿。

       一开始是表叔公自己跑,可后来她发现其他的常氏族人,也爱往石头镇跑她有点不理解。

       “难道魔怔,还会出现人传人现象?”

       别说常金贵是多么自私绝情的个性,就是他是个好说话的人,真的要中了秀才,也一定会举家搬迁,去石头镇过好日子吧?

       秀才每年可以吃朝廷的俸禄,几两银子的笔墨费不多那也是钱,常喜怎么想都觉得这些亲戚沾不上光。

       旁边在专心致志,临摹字帖的常乐好奇问:“三姐,你在说什么呀?我怎么听不懂。”

       “哦,没事儿,听不懂就对了,快写。”

       习文的时候,常喜一贯紧紧督促常乐。

       习武的时候,就该轮到常安,家里人习惯了。

       过了好几天,她还是没看见,考试失意的二叔回来,这倒是令人生疑。

       考试失败可以再战,倒也不至于不回家吧。

       不仅是二叔不着家,常家老宅就像一夜之间,散伙了一样,陡然的各奔东西了。

       偶尔,大家提及时,语气满是唏嘘。

       文芙蓉也有一点点感叹,都是背着常喜想的。

       奈何娘亲偶然失神,常喜全看在眼里,她只是没说罢了。

       这天,孩子们围着火盆取暖。

       炭火烧得正旺,顺便烤地瓜当零嘴吃,文芙蓉收摊回家的时候,张嘴就是说八卦的口吻。

       “哎哟,可不得了,你们不知道,镇上又出大新闻了。”

       常喜不甚感兴趣外面的事,但她娘乐意说,她也不会扫兴,就问:“啥新闻?”

       文芙蓉满是不可置信的说:“本来常秀珠被判了流放对不对?”

       “此刻她应该在流放的路上才是,结果你们猜怎么着?”

       常喜目光灼灼的看着娘,静待下文。

       文芙蓉也没有让大家失望:“我在城里看见她了,是刚从城外回来的,跟着周记棺材铺儿子的身边当贴身丫鬟。”

       “周公子花心得很,他八成是看上秀珠了。”

       常乐极为不满的道:“那她的流放怎么办?她还有惩罚没受完,就这么便宜她了?”

       文芙蓉也为曹老夫人和村长夫人不值。

       “谁说不是呢?真不知道她走了什么狗屎运,都背上大逆不道的罪名了,还有人敢要她。”

       “虽说是贴身丫鬟,依我看那黏糊劲儿,纳为通房也是迟早的事情。”

       “哎,所以说各人有个人的造化啊!”

       文芙蓉感叹一声,顺手从火盆捡一个地瓜吃。

       常喜心里却没有迈过这道门槛。

       想当初常秀珠这位表姐,为了曹景修发了疯的针对自己。

       现在她不用流放,被人买下来当丫鬟,婚事是没有自己做主的机会了,那她还会针对自己吗?

       这个问题,无人可以解答。

       常喜看不明白,常秀珠还会做什么?

       希望她最好,已经知道错了,重新好好做人。

       那她还会是自己认识的表姐吗?

       看她的眼神里淬了毒,好像要把她生吞活剥了才安心,常喜忍不住起了一身鸡皮疙瘩。

       在太行村临来第二场雪的时候。

       进聊城赶考的曹景修回来了。

       他给大家带了东西,曹管家特意过来通知,让他们兄妹过去拿。